208 / 141

participants / team

Topic provider

競賽指導單位: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結合資訊、科技與人文,引領學校邁向永續發展新世紀」之願景,規劃「前瞻人才培育」、「精緻數位學習」、「科研倫理素養」、「數位公義關懷」、「校園環境永續」五大目標,建構以「人」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培育具關懷社會與環境之現代公民,強化國家永續發展。

競賽運籌單位:教育部人工智慧與標註資料蒐集計畫辦公室

本計畫【人工智慧競賽與標註資料蒐集】為教育部所發起的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中的其中一項子計畫,透過訂定競賽議題,並每年舉辦AI競賽,藉由搭配學期時間與學校課程合作,老師可審核學生學習一學期後將理論運用在實際問題上的能力,且因競賽資料較貼近生活實際狀況,而非針對教學方便所製作出簡單的數據,學生需要更深入思考才可達到標準,AI競賽將會經過競賽審查委員嚴格審查後頒發獎金及獎狀,以資鼓勵學生們參與培育更多AI人才。


議題提供單位: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空間資訊產業運用現代化科技以獲取、處理、整合、分析、管理、應用和空間有關的知識和資訊。美國勞工部生涯旅程網頁曾將生化科技(Biotechnology)、空間資訊科技(Geospatial Technology)、以及奈米科技(Nanotechnology)並列為本世紀三大新興產業(Emerging Industries),足以見證空間資訊產業的未來發展潛力。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一方面順應此世界潮流趨勢,另一方面配合國家工程與資訊基礎建設政策,致力於培育21世紀的空間資訊工程師及研究人才。在大學部教學方面,務使學生全面了解和熟悉本學科基本理論與技術,奠立爾後解決一般實務問題或繼續深造的基礎。在研究所教學上,全力培養能夠獨立發掘、處理和分析本學科較深入或特殊的問題,以及創新思維、深入研發與整合應用的人才。

競賽協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簡稱國網中心),於1991年成立,擁有全台灣唯一共用之大型計算平台及學術研究網路設施,肩負計算、儲存、網路、平台整合的前瞻雲端技術先導角色,提供國內各界高速計算、高品質網路、高效能儲存、大資料分析及科學工程模擬等雲端整合服務。國網中心的願景是在於「成為國際級高速計算中心,促成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自成立以來,國網中心致力提升台灣高速計算與網路基礎設施能量,規劃執行先導性高速計算、雲端運算、大資料計算之方法與應用研究,以專業技術與平台服務學研產官各界,培育無數相關領域之高速計算人才。為實現對未來AI智慧生活的想像,國網中心亦延續聚焦環境與災防、生物醫學、科學與工程、數位文創等雲端應用領域,進行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等前瞻創新應用技術與服務研發。期透過新一代的科技革新,協助相關應用領域產業轉型及躍升,再度引領台灣加速邁入AI智能化科技創新世代的「有感智慧生活」。

Introduction

農地作物現況調查作業使用人員搭配相機於現地拍照並記錄,透過大量人力之努力建立影像資料庫。然而我國農地區域廣泛,且坵塊數量眾多且劃分細碎,導致獲取之影像資料數量龐大,若將其轉為可用於管理系統操作之資訊,極度耗費人力與時間成本。目前AI技術日趨進步,對於影像判釋工作近年來已趨於成熟,非常適合導入農地作物現況調查之作業程序,加速農政單位獲取所需之資訊。

目前雖有完整之民生、工業、醫療等相關領域之AI資料集,然而在農業領域卻相對缺乏,在未來AI技術運用於智慧農業之需求上,勢必需要先投入大量之專業人力進行農業相關資訊之蒐集及分析作業。因此透過本競賽提出之課題,將協助學生瞭解農業資料集與農產業影像辨識之應用需求,並培育學生運用AI技術進行農業領域影像辨識之經驗及技術能力。

本競賽(秋季賽)資料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提供,影像皆由專家進行分類,共33種類作物之標註資訊,並含有拍攝作業用之準心資訊,準心係協助專家判釋作物之依據。參賽隊伍須能使用AI正確辨識各影像之作物。

請大家多多幫忙填寫喔「前測問卷」

※ 本議題不開放AIdea平台直接報名,欲參加者請從 AI CUP 報名系統 報名
若是第一次使用AI CUP報名系統的參賽者,可至連結查看 AI CUP 報名系統流程
※ 詳細資料說明簡報檔案 AI CUP 2022秋季賽宣傳說明文件

  1. 完成AI CUP報名系統後仍需1-2個工作天以開通AIdea帳號
  2. AIdea帳號開通通知及密碼會直接寄到註冊信箱中

參賽對象

  1. 報名時具中華民國學籍之在學學生(研究生和高中生皆可)。社會人士亦可參加,另列入綜合競賽敘獎排名。
  2. 參賽組別分為學生組、社會人士組。學生組需要全隊皆為學生身分;隊伍內只要有一名非學生身分者,則全隊列為社會人士組。

Prize

獎項名稱名額獎金
金牌獎取1名新臺幣100,000元 + TWS 台智雲 10 萬點數
銀牌獎取1名新臺幣60,000元 + TWS 台智雲 6 萬點數
銅牌獎取1名新臺幣40,000元 + TWS 台智雲 4 萬點數
優等取1名新臺幣10,000元 + TWS 台智雲 4 萬點數
佳作取8名新臺幣5,000元 + TWS 台智雲 2 萬點數
  1. 本競賽敘獎對象為全學生之隊伍,全學生隊伍內成員於報名時須全員為在學學生(含研究生、高中生),敘獎時需檢附相關證明。
  2. 獎金以新台幣匯款方式發放,得獎隊伍應配合中華民國稅法繳交相關所得稅。
  3. 得獎隊伍須於指定截止日前,提交可重現該模型的原始程式碼與最終報告,以驗證結果。
  4. 指導老師/業師不得與學生一同以「參賽者」身分報名,僅能以指導身分協助參賽者。若競賽隊伍有指導老師/業師,請於報名系統之相關欄位填寫資料,並於最終報告內填寫指導教授/業師之資訊(包含姓名、學校/公司名稱、科系/職稱、信箱),主辦單位將依信箱資訊,聯絡指導教授/業師填寫指導證明。指導教授/業師為「選填」項目,若無則可不填。
  5. 前十二名獲獎之全學生隊伍,經評審委員審定後將獲教育部獎狀乙紙。獲獎團隊成員之個人資訊,將以最終報告內所填寫之資訊為準,並以此為製作獎狀及發放獎項之依據
  6. 競賽名次在前25%且超過Baseline之隊伍(含社會人士組),經評審委員審定後,將獲頒教育部人工智慧競賽計畫辦公室電子獎狀乙份。
  7. 「學生組」得獎隊伍內任一成員,曾於「教育部人工智慧競賽與標註資料蒐集計畫辦公室」所運籌之「教育部全國大專校院人工智慧競賽 (AI CUP)」已獲得前三名之優秀成績達三次(含以上)者,若於本比賽中再次獲獎,該隊伍將僅獲頒教育部獎狀、不發放獎金,獎金遞補予次一名隊伍,兩支隊伍將並列同一名次。
  8. 各項獎勵名額得視參賽件數及成績酌予調整,參賽作品未達水準得由決選評審委員決定從缺或不足額入選。
  9. 得獎隊伍需於比賽結束後的指定期限內,交付完整實作程式及設計文件予主辦單位。
  10. 得獎隊伍需至少推派一員代表,依主辦單位通知參與後續頒獎活動,如無隊友協助,則可請親友一人代表出席領獎及進行簡報分享。

Activity time

議題進行時間以台灣時間(UTC+8小時)為主,其時程如下:

日期項目
2022/09/12開放報名及下載訓練資料集。
2022/10/11開放下載public測試集及上傳答案,並公布public leaderboard成績。
2022/12/1
14:00:00
報名截止。
2022/12/12開放下載private測試集。
2022/12/14開始上傳public + private答案。
2022/12/15
23:59:59
關閉上傳答案。
2022/12/16
14:00:00
公告private leaderboard成績,並開始上傳報告及程式碼。
2022/12/19
23:59:59
截止上傳報告及程式碼。
2023/1/9
14:00:00
公布最終結果。
2023/03
(暫定)
頒獎典禮與獎金發放。

Evaluation Criteria

評估方式採用Weighted-Precision(WP),且各類別F1-score需大於0.7。公式定義如下:

Ground Truth (GT)
PositiveNegative
PredictedPositiveTrue Positive (TP) False Positive (FP)
NegativeFalse Negative (FN)
True Negative (TN)

Rules

  1. 測試資料集預測結果每日上傳至多5次,以最後一次上傳之預測結果獲得之分數排名。當開放上傳private答案時,必須連同public測試集預測成果一同上傳答案(public + private),12/14日與12/15日兩日上傳次數限制每日至多2次。
  2. 參賽隊伍不得註冊多個帳號參加同一項競賽,違者喪失競賽資格,參賽隊伍個別成員自行以個人帳號上傳結果,也視同使用多重帳號參賽。
  3. 「學生組排名獎」得獎隊伍內任一成員,於「教育部人工智慧競賽與標註資料蒐集計畫辦公室」所運籌之「教育部全國大專校院人工智慧競賽 (AI CUP)」獲得前三名之優秀成績達三次(含以上)者,不限制其繼續參賽之權利,獲獎次數累計自2022秋季賽起算。未來之競賽若符合上述條件之隊伍,該隊伍將僅獲頒教育部獎狀、不發放獎金,獎金遞補予次一名隊伍,兩支隊伍將並列同一名次。
  4. 參賽隊伍可使用額外資源如額外影像及套件等來增進模型訓練結果,但不可使用人工方式手動標註測試集(Test Data)。若使用額外之資源,須於繳交之書面報告文件中提供相關來源說明。
  5. 參賽作品所使用之資料、技術與程式碼,均屬參賽隊伍之原創或已取得合法授權,有任何第三者主張侵害智慧財產權或其他違法情事,均由參賽隊伍自行出面處理;若有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之情事,經主辦單位查證屬實,將取消競賽及得獎資格,參賽隊伍應自行負擔相關法律責任。
  6. 為確保競賽之公平性,主辦方會要求敘獎隊伍提交最終報告,包含但不限於(1)成員、(2)模型演算法說明、(3)原始程式碼及說明、(4)額外資源,提交之程式碼應可於Google Colaboratory成功執行,以驗證結果。如有造假、抄襲或詐欺之情事,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賽與得獎資格並追回獎金,參賽隊伍需自行負擔相關法律責任。
  7. 參賽成果之智慧財產權歸屬參賽隊伍所有,其著作授權、專利申請、技術轉移及權益分配等相關事宜,應依相關法令辦理。
  8. 得獎隊伍獲得獎金應配合中華民國稅法繳交相關所得稅。
  9. 如有需要,主辦單位有權在比賽途中調整資料集。
  10. 如有下列情事,主辦單位得無需告知參賽者,逕行取消參賽者資格或領獎資格:
    • 已有具體事證,所屬隊伍有任何抄襲、作弊、或詐欺等行為。
    • 已有具體事證,所屬隊伍有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之情事。
    • 已有具體事證,所屬隊伍有對Leaderboard系統進行攻擊。
    • 已有具體事證,所屬隊伍影響其他參賽隊伍導致不公平事例發生。
  11. 參賽隊伍如違反本競賽辦法之相關規定,將取消其參賽資格。如已獲獎,則撤銷得到之獎項,並追回獎金及獎狀。
  12. 本競賽教育部獎金敘獎對象須為報名時具中華民國學籍之在學學生,且敘獎對象須為全學生之隊伍,敘獎時需檢附相關證明;本競賽若有社會人士隊伍之敘獎對象,則可獲得教育部人工智慧競賽計畫辦公室電子獎狀。
  13. 指導教授/業師不得與學生一同以參賽者名義報名,若競賽隊伍有指導老師/業師,請於報名系統之相關欄位填寫資料,並於最終報告內填寫指導教授/業師之資訊(包含姓名、學校/公司名稱、科系/職稱、信箱),主辦單位將依信箱資訊,聯絡指導教授/業師填寫指導證明。指導教授/業師為選填項目,若無則可不填。
  14. 得獎之指導教授/業師僅可領取教育部獎狀,無法領取教育部獎金,且依學生最終報告內填寫之指導教授/業師為準。
  15. 如有以上未盡事宜,依當時狀況共同商議之。
  16. 凡參加報名者,視為已閱讀並完全同意遵守本活動之一切規定。
  17. 如遇爭議,主辦單位保有活動最終解釋權。